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权威发布
延迟退休
采取渐进延迟方式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职工退休年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到了76岁。
胡晓义对此表示,为了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我国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他介绍,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首先要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
其次,要分步骤,比如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
第三,延迟退休年龄一定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推进,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对于“延迟退休将增加缴费年龄、损害个人利益”的疑虑,胡晓义指出,实际上工资的增长比养老金的增长快,如果多工作一年,多缴费一年,工资的基数就高,养老金的水平也会更高。
提前退休
严格控制调整结构
胡晓义表示,在延迟退休的同时,我国还将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此外胡晓义还透露,目前公务员的退休政策都是依据公务员法和其他法律来执行,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会总体政策,而不是单对哪一群体来研究。胡晓义强调,目前并没有听说过“率先延迟公务员退休年龄”这样的建议。 |